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  • 历史
  • 地理
  • 文化

宁武县位于晋西北管涔山区。县北境以内长城为边,与朔州相邻;西北以黄花岭为界,与神池接壤;西南以荷叶坪、芦芽山为屏,与五寨、岢岚隔山相望;南部与静乐相衔;东南以云中山与忻府区分界;东部与原平相通。境内山区面积达90%以上,山高坡陡,沟谷纵横,有汾河、恢河两大河流。全县平均海拔2000米,相对高差为1614米,最高海拔是2787米的荷叶坪山主峰,最低海拔是1260米的阳方口河西村。版图形状:南北长105公里,东西平均宽45公里,总面积1987.7平方公里。全县总人口约15万人。全县年降水量平均为470.9毫米,年平均气温是6.2℃,无霜期90 —120天。
   全县现有4镇10乡,即:凤凰镇 东寨镇、阳方口镇、石家庄镇、佘庄乡、涔山乡、化北屯乡、东马坊乡,迭台寺乡、西马坊乡、新堡乡、怀道乡、圪廖乡 涔山乡。474个村委会、477个自然村。
  全县总耕地面积71.3万亩,占总面积的25%,人均占有耕地5亩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,煤炭资源初步探明储量为369亿吨,可采煤层储量约为230.31 亿吨。其中,石炭纪煤储量221.84亿吨,侏罗纪煤储量8.47亿吨。具有煤种全、煤质好、煤层厚、覆盖浅等特点,加之交通运输较为方便,成为全国首批重点产煤县之一。铝矾土是宁武第二大矿产资源。目前已探明储量为1.22亿吨,占全省总储量的21.3%。此外,境内还有铁、铜、硫磺、石英、云母、锰、硅、钾长石、钠结石等30多种矿产资源。
  宁武县为三晋母亲河——汾河的发源地。全县水资源总量为0.799亿立方米,其中地面水0.4592亿立方米,地下水0.39亿立方米,
  宁武的主要粮食作物有莜麦、豌豆、山药、谷子、蚕豆、玉米、黑豆、黍子、糜子、荞麦等。主要经济作物有胡麻、油菜。
  宁武素有华北落叶松故乡之称。以宁武为中心的管涔山林区的天然次生林为华北之最,地处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中段,也是山西省著名水源涵养用材林基地。目前县内自然植被较好,西部以针叶林、针阔叶混交林为主,分布面积较大;东部以阔叶林为主。全县共有82万亩原始次生林,森林覆盖率38%以上,生态环境良好。栖息着世界珍禽、山西省省鸟——褐马鸡,国家一、二类保护动物黑鹳、金雕、小天鹅、金钱豹、梅花鹿、原麝等160多种珍稀动物,生长着450多种植物和百余种珍贵药材。此外,全县有天然牧坡66万亩,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27块,500亩以上的133块,100亩以上的990块,以产草量分,年亩产草在1000斤以上的有38万多亩,饲草品种有200多种。
  宁武旅游资源得天独厚,境内山、水、林、洞、谷、石、瀑、寺、甸、关等自然、人文景观独具特色,旅游资源品种之多、密集度之高都是全国少有的。管涔山森林保护区被列入国家级森林公园,主峰芦芽山海拔2754米,以险、奇、绝闻名于世。与芦芽山遥相对峙的荷叶坪山和马仑草原,几万亩高山草甸水草丰盛,是历代帝王的饲牧、驯马基地。天池湖泊群镶嵌在海拔1954米的高山之巅。中国最早的《辞海》版本记载了两处天池,宁武天池为其中之一。隋炀帝曾在天池兴建迤逦百余华里的汾阳宫行宫群。宁武万年冰洞是中国一万多个洞中仅有的八九个冰洞之一,且储冰量最大。炎炎盛夏依然是滴水成冰,不愧为中华一绝,世界奇观。象顶一品石形象逼真,惊险绝伦,相传为古代治水英雄台骀治水时的指挥台。情人谷温馨、浪漫,畅游于此倍感情真、景亲。翔风山古寺庙时隐时现,以悬棺、悬空寺、悬空村、悬崖栈道为主的“四悬”景观令人惊叹不已,回味无穷。宁武古关、宁化城、赵长城等人文景观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。宁武还是三晋母亲河、黄河中游最大的支流汾河的发源地,汾河水纵贯山西760公里。汾源灵沼、鸾桥烟虹、禅坊夕照等宁武古八景流传久远。
  2004年,宁武县国民经济稳步增长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2052万元,固定资产投资14679万元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19万元,财政总收入17152万元。农民人均纯收入1191元,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155元。

宁武县,汉置楼烦县,魏、西晋因之,永嘉年废。北宋置宁化军。金称宁化县,为宁化州治。明洪武三年置宁化所(故址在进县南之宁化乡)。成化处建宁武关,清雍正三年置宁武县,为宁武府治。民国元年废府留县,今因之。
  宁武历史文化悠久,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。杨庄等处古文化遗址所遗贸的石斧、陶片,为史学界研究黄河中游地区文化发展,提供了依据。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476年,古老而善于射骑的楼烦部族(或氏族)便活动在今宁武一带。公元前277年,赵国征服楼烦,赵武灵王为实现灭秦大计,重用楼烦将士,今宁武是其驻扎的主要地域。隋代,几十万工匠在今宁武天池、汾源一带,建筑了规模宏大的汾阳宫。唐代、天池、元池、楼烦是朝迁的重要军马基地。元代,戍边军民开始在今宁武一带屯田垦植,结束了当地有史以来的荒漠状态。明清以来,修内边、筑城池,营建寺庙,宁武一步步发展起来。
  明洪武年间设镇西卫、属太原府管辖。成化四年立宁武关。嘉靖十九年,宁武为山西镇,统领雁门、宁武、偏头三关军事。清雍正三年始改为宁武县为宁武府治,领“宁武”、“神池”、“五寨”、“偏关”四县,属山西雁门道。民国初年废府,建国后为“宁武县人民政府”,隶属山西省忻县地区行署辖。1959年1月划归晋北专署,1961年重归忻县专属。 “文革”期间改“县人民政府”为“县革命委员会”,属忻县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。1981年3月,县七届人民代表大会改“县革命委员会”为“县人民政府”至今,现为山西省忻州市人民政府管辖。
  自战国到明末,宁武地区或边关要地,联络内地和北方少数民族的重要通道,或内地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杂居地,民族商贾文化交往的主要地段。宁武特殊的地理环境养育了粗犷、刚强的宁武人民,勤劳淳朴的宁武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。古代疏通汾水河道、降伏水患的治水始主台骀长期生活在今宁武一带,在今宁武定河村建有“昌宁公家庙”,立祠纪念。汉代著名女文豪班姨妤就是古楼烦人。刘肇文开本县留学外国的先河。丁致中、南桂馨早年参加同盟会,参与辛亥太原起义,在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 斗争中曾作出重要贡献著名文学吴敬梓之长子吴良曾任宁武知府,政绩显著。宁武籍王春菁、王春葳姐妹在30年代括襄全国网球单打、双打冠军,为宁武和山西人民争得殊荣。抗日战争期间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军事家贺龙、关向应、王震、余秋里长期战斗在宁武一带,留下许多革命足迹和光荣传统。宁武人民出生入死英勇斗争,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。旧堡村民兵分队长、晋缓特级民兵英雄张初元创造了一手拿枪一手拿锄,敌人来了就战斗,敌人走了便生产的劳武结合的经验,誉满晋绥。席麻洼村民兵队长邢四娃组织带领民兵开荒地种军火田,创办“军火合作社”,妇幼皆知,闻名遐迩。抗日、解放战争期间宁武数以万计的人民支前参战,为革命有1076名烈士牺牲。

      宁武县位于晋西北管涔山区。县北境以内长城为边,与朔州相邻;西北以黄花岭为界,与神池接壤;西南以荷叶坪、芦芽山为屏,与五寨、岢岚隔山相望;南部与静乐相衔;东南以云中山与忻府区分界;东部与原平相通。境内山区面积达90%以上,山高坡陡,沟谷纵横,有汾河、恢河两大河流。全县平均海拔2000米,相对高差为1614米,最高海拔是2787米的荷叶坪山主峰,最低海拔是1260米的阳方口河西村。版图形状:南北长105公里,东西平均宽45公里,总面积1987.7平方公里。全县总人口约15万人。全县年降水量平均为470.9毫米,年平均气温是6.2℃,无霜期90 —120天。
   全县现有4镇10乡,即:凤凰镇 东寨镇、阳方口镇、石家庄镇、佘庄乡、涔山乡、化北屯乡、东马坊乡,迭台寺乡、西马坊乡、新堡乡、怀道乡、圪廖乡 涔山乡。474个村委会、477个自然村。
  全县总耕地面积71.3万亩,占总面积的25%,人均占有耕地5亩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,煤炭资源初步探明储量为369亿吨,可采煤层储量约为230.31 亿吨。其中,石炭纪煤储量221.84亿吨,侏罗纪煤储量8.47亿吨。具有煤种全、煤质好、煤层厚、覆盖浅等特点,加之交通运输较为方便,成为全国首批重点产煤县之一。铝矾土是宁武第二大矿产资源。目前已探明储量为1.22亿吨,占全省总储量的21.3%。此外,境内还有铁、铜、硫磺、石英、云母、锰、硅、钾长石、钠结石等30多种矿产资源。
  宁武县为三晋母亲河——汾河的发源地。全县水资源总量为0.799亿立方米,其中地面水0.4592亿立方米,地下水0.39亿立方米,
  宁武的主要粮食作物有莜麦、豌豆、山药、谷子、蚕豆、玉米、黑豆、黍子、糜子、荞麦等。主要经济作物有胡麻、油菜。
  宁武素有华北落叶松故乡之称。以宁武为中心的管涔山林区的天然次生林为华北之最,地处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中段,也是山西省著名水源涵养用材林基地。目前县内自然植被较好,西部以针叶林、针阔叶混交林为主,分布面积较大;东部以阔叶林为主。全县共有82万亩原始次生林,森林覆盖率38%以上,生态环境良好。栖息着世界珍禽、山西省省鸟——褐马鸡,国家一、二类保护动物黑鹳、金雕、小天鹅、金钱豹、梅花鹿、原麝等160多种珍稀动物,生长着450多种植物和百余种珍贵药材。此外,全县有天然牧坡66万亩,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27块,500亩以上的133块,100亩以上的990块,以产草量分,年亩产草在1000斤以上的有38万多亩,饲草品种有200多种。
  宁武旅游资源得天独厚,境内山、水、林、洞、谷、石、瀑、寺、甸、关等自然、人文景观独具特色,旅游资源品种之多、密集度之高都是全国少有的。管涔山森林保护区被列入国家级森林公园,主峰芦芽山海拔2754米,以险、奇、绝闻名于世。与芦芽山遥相对峙的荷叶坪山和马仑草原,几万亩高山草甸水草丰盛,是历代帝王的饲牧、驯马基地。天池湖泊群镶嵌在海拔1954米的高山之巅。中国最早的《辞海》版本记载了两处天池,宁武天池为其中之一。隋炀帝曾在天池兴建迤逦百余华里的汾阳宫行宫群。宁武万年冰洞是中国一万多个洞中仅有的八九个冰洞之一,且储冰量最大。炎炎盛夏依然是滴水成冰,不愧为中华一绝,世界奇观。象顶一品石形象逼真,惊险绝伦,相传为古代治水英雄台骀治水时的指挥台。情人谷温馨、浪漫,畅游于此倍感情真、景亲。翔风山古寺庙时隐时现,以悬棺、悬空寺、悬空村、悬崖栈道为主的“四悬”景观令人惊叹不已,回味无穷。宁武古关、宁化城、赵长城等人文景观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。宁武还是三晋母亲河、黄河中游最大的支流汾河的发源地,汾河水纵贯山西760公里。汾源灵沼、鸾桥烟虹、禅坊夕照等宁武古八景流传久远。
  2004年,宁武县国民经济稳步增长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2052万元,固定资产投资14679万元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19万元,财政总收入17152万元。农民人均纯收入1191元,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155元。

宁武县,汉置楼烦县,魏、西晋因之,永嘉年废。北宋置宁化军。金称宁化县,为宁化州治。明洪武三年置宁化所(故址在进县南之宁化乡)。成化处建宁武关,清雍正三年置宁武县,为宁武府治。民国元年废府留县,今因之。
  宁武历史文化悠久,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。杨庄等处古文化遗址所遗贸的石斧、陶片,为史学界研究黄河中游地区文化发展,提供了依据。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476年,古老而善于射骑的楼烦部族(或氏族)便活动在今宁武一带。公元前277年,赵国征服楼烦,赵武灵王为实现灭秦大计,重用楼烦将士,今宁武是其驻扎的主要地域。隋代,几十万工匠在今宁武天池、汾源一带,建筑了规模宏大的汾阳宫。唐代、天池、元池、楼烦是朝迁的重要军马基地。元代,戍边军民开始在今宁武一带屯田垦植,结束了当地有史以来的荒漠状态。明清以来,修内边、筑城池,营建寺庙,宁武一步步发展起来。
  明洪武年间设镇西卫、属太原府管辖。成化四年立宁武关。嘉靖十九年,宁武为山西镇,统领雁门、宁武、偏头三关军事。清雍正三年始改为宁武县为宁武府治,领“宁武”、“神池”、“五寨”、“偏关”四县,属山西雁门道。民国初年废府,建国后为“宁武县人民政府”,隶属山西省忻县地区行署辖。1959年1月划归晋北专署,1961年重归忻县专属。 “文革”期间改“县人民政府”为“县革命委员会”,属忻县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。1981年3月,县七届人民代表大会改“县革命委员会”为“县人民政府”至今,现为山西省忻州市人民政府管辖。
  自战国到明末,宁武地区或边关要地,联络内地和北方少数民族的重要通道,或内地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杂居地,民族商贾文化交往的主要地段。宁武特殊的地理环境养育了粗犷、刚强的宁武人民,勤劳淳朴的宁武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。古代疏通汾水河道、降伏水患的治水始主台骀长期生活在今宁武一带,在今宁武定河村建有“昌宁公家庙”,立祠纪念。汉代著名女文豪班姨妤就是古楼烦人。刘肇文开本县留学外国的先河。丁致中、南桂馨早年参加同盟会,参与辛亥太原起义,在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 斗争中曾作出重要贡献著名文学吴敬梓之长子吴良曾任宁武知府,政绩显著。宁武籍王春菁、王春葳姐妹在30年代括襄全国网球单打、双打冠军,为宁武和山西人民争得殊荣。抗日战争期间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军事家贺龙、关向应、王震、余秋里长期战斗在宁武一带,留下许多革命足迹和光荣传统。宁武人民出生入死英勇斗争,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。旧堡村民兵分队长、晋缓特级民兵英雄张初元创造了一手拿枪一手拿锄,敌人来了就战斗,敌人走了便生产的劳武结合的经验,誉满晋绥。席麻洼村民兵队长邢四娃组织带领民兵开荒地种军火田,创办“军火合作社”,妇幼皆知,闻名遐迩。抗日、解放战争期间宁武数以万计的人民支前参战,为革命有1076名烈士牺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