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  • 旅游
  • 历史
  • 地理

      河曲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忻州地区西北部,介于东经111°9′--111°31′与北纬38°55′--39°25′之间。西、北濒临黄河,与陕西、内蒙职责河相望;东望偏关、五寨,南临保德、岢岚。黄河由北环西向南流经县境长达74公里,且蜿蜒曲折,河曲故而得名。全县总面积1323平方公里,辖13 乡镇。全县总人口为13万人。农业人口108549人,占总人口数的88%。县政府驻文笔镇。
  河曲县,春秋为林湖楼烦地,战国属赵,汉及唐时属太原。五代十国时北汉刘崇置雄勇镇属岚州。宋太平兴国七年建火山军。治平四年置火山县。金贞元年置河朵县。大定二十二年升为火山州。元宪宗七后省入保德州,明洪武十四年箸置河曲县,后历代隶属有变,但县名未改。现归忻州市管辖。
  河曲县境内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,西北部为土石山区,东南部为黄土高原丘陵区,平均海拔1250米,最高处的翠峰山海拔1637米。整个地貌特征是山高坡陡,沟壑纵横。从地形角度可分为平川区、半山区和高山区3个类型。黄河沿岸的淤积谷地,高程在海拔800—900米之间的右称为平川区,这里面临黄河,地下水埋藏浅,土地平坦,灌溉方便,土壤有机会计师高,总面积56.68平方公里,占全县面积的4.4%;砂页岩黄土丘陵,高程在海拔900— 1300米之间的可称为半山区,这里地表侵蚀极度强烈,处处是沟壑,基底是石炭系地层,主要土壤类型为耕作栗钙土,含有机量较平川低,总面积57.3平方公里,占全县4.5%;石灰岩黄土丘陵沟壑区,高程在海拔1300米以上的可称为高山区,这里气候凉爽,无霜期短,地面蒸发量少,土壤有机含量小,总面积 1208.68平方公里,占全县面积的91.38%。由于流水切割,地表破碎,沟壑纵横,植被稀少,本县水土流失比较严重。境内河流除黄河流经县境西界外,还有县川河、朱家川河等,均由东向西注入黄河。
   本县呈显著的温带大陆气候。年平均气温7.8℃一月最冷,平均气温-9℃,七月最热,平均气温23℃。年平均降水量为450毫升,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93小时,霜冻期为九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、下旬,无霜期150天左右。
    本县现有耕地39.1万亩,其中水浇地3.9万亩,粮食作物以谷子、糜子、高梁、小麦、玉米等为主。经济作物有辣椒、线麻、芝麻、花生、大蒜等。造林面积 25万亩,木材总蓄积量达6万多立方米,育苗面积5千多亩。果园面积9.6万多亩,年产量400多万斤,主要有苹果、梨、葡萄、海红、沙果等。
    河曲县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,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62万亩,占总面积的81%。境内沟壑密度每平方公里2.74公里,在没有草皮覆盖的坡地,每天跑土1厘米厚,每亩流失表土6.6立方米,带走肥土11吨,致使本县土壤瘠薄。建国以后,河曲开始了大规模的治山治水行动,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河曲的主要水土保持工作一小流域治理成绩卓著。旧县乡小五村农民苗混满成为户包治理小流域的创始人。从1981年奏起,经过10年苦战,他承包的 450亩荒沟全部得到治理。10年累计收入209200元,其中粮食作物收入62300元,经济作物收入20600元,畜牧业收入9500元,机械劳务收入11.68万元,收支相抵净盈余6.06万元。苗混满治理开发小流域的经验,在全区和全省得到推广,1984年“以户承包治理小流域”写入了中共中央的 1号文件,万里同志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,明确肯定了河曲的户包治理小流域的经验,使之逐渐推向了全国。
   河曲县主要矿藏资源有煤炭、铁矿、硫磺矿、铝土矿等10余种。其中,煤炭资源尤为丰富,具有分布广、储量大、埋藏浅等特点,储煤面积约为400平方公里,总储量达120亿吨。主要动物有牛、马、驴、猪、羊、鸡、鱼和狐狸、黄鼠、狼、蛇、蛙、鸽、画眉、猫头鹰、麻雀等。主要树木有杨、柳、榆、槐、柏、松、桃、杏、梨、李、海红、枣、葡萄和柠条、红柳等。
  建国以来,河曲县从当地资源优势出发,经过50多年的创业,逐步建立了一个以煤炭、电力、化工为主体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,其主要骨干企业有河曲电厂、楼子营电厂、电石厂、化肥厂、化工厂、煤运公司、火山煤矿、塑料厂、水泥厂等。尤其是近几年引进资金建成一系列重点工程、,河曲的经济正日新月异地得到空前的发展,成为黄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  交通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,辅以航运和铁路运输。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27公里,其中干线公路20公里,县级公里193公里,全县有304个行政村通了公路。神河铁路深入到县境的火山,大大促进了河曲县的经济发展,特别是煤炭外销的发展。
  本县名胜古迹主要有娘娘滩、涨潮庵、岱岳殿等。以海潮庵为最,它位于旧县城东南一里处,又名海潮禅寺,明建清修,深隐山腹,有庭院十二座,楼阁数十,倚山势建为三层,内名人牌匾甚多。其北枕高岗,南临大河,清泉下流,绿荫复庭,诚为佛家胜地。 

娘娘滩,位于县城东北7.5公里的黄河中流。岛上绿树参天。硕果满枝,居住这三十多户黄河人家。相传汉文帝和其母薄太后被吕后诬贬于此,故作“娘娘滩“。与此遥相呼应的,还有上游不远处的另一小岛太子滩。曾建庙其上,以祀黄河。明正统年间被毁。近年来太子滩上出土的北魏瓦当,上书“万岁富贵”。
  河曲县城,象众多紧傍黄河的县城一样,民风淳厚,建筑古朴,每日,黄河涛声伴随小城人家酣然入梦。县城标志性的建筑,是位于城东大墩梁的状元塔。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。塔,原本为佛教圣物,从明代以后,塔的功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,由原来埋葬佛骨(舍利),变成了点缀风景、平衡地运、昌盛文物的建筑物。太原的双塔如此,河曲状元塔也如此。状元塔高31米,形似状元郎的如椽巨笔。高耸入云。日出黄河状元塔长长的倒影,穿越黄河,可以直达黄河对面的内蒙古的大口村。巧的是村口有一块巨石,恰似一个大砚台。所以每当日升时,山西状元郎的椽笔巨影,就想饱蘸了蒙古巨砚中的精气,开始书写黄河的又一页精彩篇章。状元塔如此惟妙惟肖,性神兼备,昌盛的河曲文风,翻开旧志,科考应试,河曲人屡屡中榜。除此之外,九曲黄河还养育了又一代才华横溢的民间艺人。
  文笔塔 旧称状元塔,传说是为了平衡地运的。清初河曲很穷,民谣说:“河曲保德州,十年九不收,男人走口外,女人捡苦菜。”为了翻身,县吏乡绅请来了堪舆家。相传这位先生走遍了河曲大街小巷,走不出要害所在。走到日落黄昏时,踏上了大河堤坝。突然见发现对面一条黑龙,虎视眈眈,正在吸吮河曲的精气。对岸的内蒙古大口村,位于一条形似黑龙的长沟沟口。地貌古怪,阴气习习,状如黑龙血盆大口。又如此异兽酣卧睡侧,河曲城焉能聚金生财?县吏乡绅决定在城头建塔镇妖。31米高的状元塔,不久就直插云天。椽笔倒影,又如一体条缚住黑龙的长索,越过黄河,镇在怪兽的头上,镇住妖气。说来也巧,河曲城在乾隆年建立了状元塔后。翌年笔一年兴旺,竟成了南来北往的晋商必经的水陆码头。驼帮满载着中亚、新疆、内蒙古的毛皮由此赴中原;马帮,满载着南方的精绸茶叶,由此赴西北。小小的河曲县城,经常是客商云集货栈爆满。南来北往的商人见多识广,吃了郑州豫香楼的黄河大鲤鱼,但他们万万没想到,在河曲这个小地方,竟有天下黄河任何一处望其项背的鲤鱼美食极品——黄河石花鲤鱼。这种珍品鲤鱼,独产在河曲西南方向的天桥峡中。上下里许,激流缓水,鱼种各不相同,历来是皇家贡品。石花鲤鱼赤眼金鳞,脊梁上有一条红线,肉雪白个大体重,食之味美,素负盛名。每年解冻开河时方可捕到,所以叫“开河鱼”。数量级少,成为鲤鱼中的极品。那些吃过郑州、济南鲤鱼宴的巨商,品尝到石花鲤鱼后,无不感叹:黄河美食出河曲。

河曲战国属赵,一名林胡,又曰儋林。秦汉属太原郡,汉武帝元朔四年(前125年)置河西郡,为河西郡宣武县地。西晋末刘渊据离石,其地属刘渊。南北朝时属北魏。唐隶太原,为岚州宜芳县地。五代北汉刘崇置雄勇镇,属岚州。宋太平兴国七年(982年)建火山军,同下州,领雄勇、偏头、董家、横谷、桔槔、护水六寨。庆历初(1041年)增领下镇寨。治平四年(1067年)置火山县为“倚郭”,熙宁四年(1071年)废,属代州;金贞元元年(1153年),置河曲县。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升为州,后更名燠州。兴定二年(1218年)九月改隶岚州。四年(1220年)迁治黄河滩许父寨。元宪宗七年(1257年)省州县入保德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仍置县。六年(1373年)省,十四年(1381年)复置,隶太原府,别号荧台。编户7里。清朝仍旧。顺治二年改为5里。东西广97里,南北袤180里。旧治在太原府西北480里。雍正二年(1724年),改隶保德州。乾隆二十九年(1764年)迁治河保营。
  民国三年(1914年)置道,属雁门道。民国十六年(1927年)废道,直属山西省。1937年,全省划为七个行政区,河曲属第二行政区。1940年2月解放,属第二游击区行署二专区。次年8月属晋西北行署二专区。1943年11月,属晋绥边区行署二专区。1945年9月,属晋绥边区雁门行署二专区。次年6月雁门行署撤后直属边区行署。
  1949年2月属陕甘宁边区晋西北行署二专区。1949年9月,山西省人民zf设兴县专员公署,河曲隶之。1952年,划归忻县专员公署。1959年1月,河曲、偏关、保德合并为“河曲县”,驻巡镇。同年7月1日又分三县,恢复原建置。此段属晋北专员公署。1961年,晋北专署撤,河曲复归忻县专员公署。1967年属忻县地区革命委员会。1979年属忻县地区行政公署。1983年,改为忻州行署,河曲仍隶之。

娘娘滩,位于县城东北7.5公里的黄河中流。岛上绿树参天。硕果满枝,居住这三十多户黄河人家。相传汉文帝和其母薄太后被吕后诬贬于此,故作“娘娘滩“。与此遥相呼应的,还有上游不远处的另一小岛太子滩。曾建庙其上,以祀黄河。明正统年间被毁。近年来太子滩上出土的北魏瓦当,上书“万岁富贵”。
  河曲县城,象众多紧傍黄河的县城一样,民风淳厚,建筑古朴,每日,黄河涛声伴随小城人家酣然入梦。县城标志性的建筑,是位于城东大墩梁的状元塔。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。塔,原本为佛教圣物,从明代以后,塔的功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,由原来埋葬佛骨(舍利),变成了点缀风景、平衡地运、昌盛文物的建筑物。太原的双塔如此,河曲状元塔也如此。状元塔高31米,形似状元郎的如椽巨笔。高耸入云。日出黄河状元塔长长的倒影,穿越黄河,可以直达黄河对面的内蒙古的大口村。巧的是村口有一块巨石,恰似一个大砚台。所以每当日升时,山西状元郎的椽笔巨影,就想饱蘸了蒙古巨砚中的精气,开始书写黄河的又一页精彩篇章。状元塔如此惟妙惟肖,性神兼备,昌盛的河曲文风,翻开旧志,科考应试,河曲人屡屡中榜。除此之外,九曲黄河还养育了又一代才华横溢的民间艺人。
  文笔塔 旧称状元塔,传说是为了平衡地运的。清初河曲很穷,民谣说:“河曲保德州,十年九不收,男人走口外,女人捡苦菜。”为了翻身,县吏乡绅请来了堪舆家。相传这位先生走遍了河曲大街小巷,走不出要害所在。走到日落黄昏时,踏上了大河堤坝。突然见发现对面一条黑龙,虎视眈眈,正在吸吮河曲的精气。对岸的内蒙古大口村,位于一条形似黑龙的长沟沟口。地貌古怪,阴气习习,状如黑龙血盆大口。又如此异兽酣卧睡侧,河曲城焉能聚金生财?县吏乡绅决定在城头建塔镇妖。31米高的状元塔,不久就直插云天。椽笔倒影,又如一体条缚住黑龙的长索,越过黄河,镇在怪兽的头上,镇住妖气。说来也巧,河曲城在乾隆年建立了状元塔后。翌年笔一年兴旺,竟成了南来北往的晋商必经的水陆码头。驼帮满载着中亚、新疆、内蒙古的毛皮由此赴中原;马帮,满载着南方的精绸茶叶,由此赴西北。小小的河曲县城,经常是客商云集货栈爆满。南来北往的商人见多识广,吃了郑州豫香楼的黄河大鲤鱼,但他们万万没想到,在河曲这个小地方,竟有天下黄河任何一处望其项背的鲤鱼美食极品——黄河石花鲤鱼。这种珍品鲤鱼,独产在河曲西南方向的天桥峡中。上下里许,激流缓水,鱼种各不相同,历来是皇家贡品。石花鲤鱼赤眼金鳞,脊梁上有一条红线,肉雪白个大体重,食之味美,素负盛名。每年解冻开河时方可捕到,所以叫“开河鱼”。数量级少,成为鲤鱼中的极品。那些吃过郑州、济南鲤鱼宴的巨商,品尝到石花鲤鱼后,无不感叹:黄河美食出河曲。